摘要:從第二套人民幣退市后,其價格就一路飆升,5年投資回報率高達620%,連年打破拍賣記錄。由于當時國內印鈔生產能力不足,面額3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委托蘇聯代印,稱為“蘇三幣”。
第二套人民幣回收價格是多少呢?現在有很多舊版紙幣退市了,但是行情比較火爆的是第二套人民幣當中的成員,人民幣收藏的習慣傳統就是“退市就升值”,第二套人民幣價格的升值也是在1997年4月后。從第二套人民幣退市后,其價格就一路飆升,5年投資回報率高達620%,連年打破拍賣記錄。筆者了解到,在2005年中國嘉德春拍上的第二版人民幣全套十三枚,品相較好,成交價僅3.85萬元。2006年便漲到9萬元左右,如今已漲到40多萬元!5年多的投資回報率高達620%身價增長如此神速,追上號稱“天價鈔”的第一套人民幣指日可待。
第二套人民幣價格一路飆升,背后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0種面額,分別是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和10元,因其是在1953年印制完成,故也稱“五三版”人民幣。由于當時國內印鈔生產能力不足,面額3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委托蘇聯代印,稱為“蘇三幣”。 第二套人民幣是新中國首次實行主輔幣制,并發行了金屬金幣,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套具有完整貨幣體系的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回收價格是多少呢?而令第二套人民幣價格一路飆升的價格推手就要數其中的珍品品種了。“蘇三幣”是由蘇聯代印的,極其特殊,而且具備著很重要的歷史回憶,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的收藏精品,目前市場價格驚人。第二套人民幣中的1956年5元水印目前市場價約在6500到8000左右,比其面值增加了一千多倍,而一張全新的5分羅馬文數字紙幣市場價格就在400到500之間,加長版的10元人民幣,由于數量稀少和造型獨特也身價倍增。
隨著市場的慢慢沉淀,第二套人民幣的存世量逐漸減少,第二套人民幣也將變成老、精、稀的收藏品種,成為錢幣收藏界的一朵奇葩。而第二套人民幣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1953年的紙幣大部分是第二套人民幣,由于當時為適應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趨勢,我國在第二套人民幣發行中發行了許多小面額紙幣,所以說1953年一分紙幣就是其中的一員,下面收藏網和大家一起分析1953年一分紙幣的價值。
如果是長號碼的53年一分紙幣則非常的稀少,當時的發行量雖然也不少,可是經過市場的消耗以后,留存下來全新的也不多。據了解,長號碼的1953年一分紙幣價格大約為150元,這還是幾乎全新品的價格,如果品相不夠好價格自然會低很多的。
53年三元紙幣正面印有以深綠色為花邊,以黃色為底紋的井岡山龍源口石橋的,正是新中國在1955年三月發行的三元紙幣,到目前為止還是只唯一的一張三元面額紙幣。
而1953年5角人民幣有空心五角星水印和實心五角星水印,由于攜帶的水印不同,1953年5角人民幣價格也有一定的區別。對于整套第二套人民幣來說,發行量不是很大,存世量更是稀少,這也是1953年5角人民幣價格不斷提升的主要原因。
第三從連號的數量上判斷,收藏圈的習俗都是連號的越多價格就越高,因此根據品相不同三五連號價格是相同品相的1.2倍左右,十連號或者百連號價格會更高。紅五元收藏價值占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的百分之十左右的份額,是非常重要的一張紙幣。
1953年3元人民幣圖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