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拍賣之純滿文“寶桂”大錢為今年新近發現的嘉慶朝宮廷大制錢,應為滿漢文“寶桂”大錢的前身,目前仍屬罕見。
嘉慶通寶鑄于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年)。錢徑2.2-2.6厘米,重2-4克。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寶",右為滿文鑄造錢局名,如泉、源、蘇、河、廣等。
嘉慶通寶鑄行時間較長,僅小平一種,面文嘉慶通寶,背穿滿文寶蘇,版式豐富。在嘉慶時期,寶蘇局有完善的鑄錢制度,鑄錢制度比較固定。現已發現有特闊緣試樣母、各種特闊緣試樣母、行錢母等多品種存世。嘉慶通寶特闊緣試樣較易見到,錢緣特闊,直徑在28.5毫米至31毫米之間,過磅31毫米以上極為罕見,重量超過庫平一錢四分。此種鑄件大樣版式眾多,分為“方頭通”和“角頭通”兩大類,按鑄地大致可分為蘇州府局所鑄和浙北嘉興談橋所鑄,蘇州府局鑄件直徑較大,一般均在29.5毫米以上,銅金黃色,邊經精加工,錢體表面呈鏡面,版式較為單一。浙北嘉興談橋鑄行,錢體未精制,砂質較重,品種多。這種情形出現在嘉慶、道光兩朝,至咸豐時已不明顯。
清朝中葉,寶泉局、寶源局鑄過許多大樣,都屬內廷制錢,有人稱為內廷錢。這種錢,不是流通的錢,主要用來宮庭賞賜或懸掛宮燈。在此基礎上,乾隆朝所見的寶泉局全部為寶泉局所鑄,嘉慶朝所見的寶泉局、寶直局、滿漢文“桂”所鑄的滿漢文大錢之“桂”應去諧音“貴”寓意“福貴”,也有學者認為這類大錢為山西局所鑄。此次拍賣之純滿文“寶桂”大錢為今年新近發現的嘉慶朝宮廷大制錢,應為滿漢文“寶桂”大錢的前身,目前仍屬罕見。
嘉慶通寶價格及圖片
清·“嘉慶通寶”背“寶泉”---成交價:RMB1,620,000---成交日期:2019-01-04
嘉慶通寶寶川局大錢-----------成交價:RMB1,860,000---成交日期:2019-02-03
嘉慶通寶寶川局大錢-----------成交價:RMB1,890,000---成交日期:2018-03-12
清·“嘉慶通寶”背“寶泉”---成交價:RMB1,760,000---成交日期:2018-04-14
嘉慶通寶----------------------成交價:RMB1,810,000---成交日期:2018-05-17
清“嘉慶通寶”寶泉局小平上-----價格:RMB1,890,000----日期:2018-06-17
清“嘉慶通寶”寶泉局小平上-----價格:RMB1,770,000----日期:2018-07-15
清嘉慶通寶背寶源小平母錢成-----價格:RMB1,890,000----日期:2018-08-18
目前,愛藏平臺正在火熱競拍中,0元起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咨詢,參與競拍。
江南老銀元龍洋就是我國晚清發行的一種銀元,這枚錢幣在我國清末社會更迭歷史時期誕生,并且此幣的鑄造技術造詣很高,為我國貨幣發展中不多見的精致銀元,它藝術價值和保藏意義很高。
江南庚子在江南銀元的傳承史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有上繼戊戌珍珠龍的風格,又有下傳辛丑大眼睛龍的意蘊,同時還有眾多的名譽品種,極具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版別豐富,給收藏者帶來了不少的樂趣。后兩個品種數量較少。
在愛藏APP上有各式各樣的光緒元寶在火熱拍賣中,藏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收藏,愛藏APP上每天都有大量藏品成交,可買可賣,能更加精準地了解藏品行情如何,是眾多行業玩家的首選平臺!
永昌通寶是明末農民起義政權鑄幣。這與李自成反明理念相悖,錢出爐后即遭到棄用。永昌通寶鑄期較短但并不稀見,普通版小平市場價格在200元左右,折五在400元左右。
弘光通寶是由南明福王朱由崧于弘光年間于1644年陰歷十月開始鑄造,在位2年,鑄有小平,折二兩種版式。“通”字有單點通、雙點通之分,有一種長通較少見。弘光通寶折二光背十分罕見,據說傳世僅一枚。桂、黔版、云版、”背星、等版別應為永歷朝補鑄。
民國三年袁大頭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在收藏市場中,民國三年袁大頭粗發版可以說鳳毛麟角,非常少見。而民國三年袁大頭粗發版又是比較珍稀的品種,因此收藏潛力很被看好。
民國10年袁大頭銀元值多少錢 圖片及價格
在我國民國早期,市面上流通的錢幣種類多達上百種,為了改變這一情況,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政府決心統一幣制,袁大頭銀元就此誕生,根據發行時間的不同有多種版本,其中民國10年袁大頭銀元存世較多的一版,市場上也有不少人收藏該枚錢幣。
民國花錢 洪武通寶背人物牛羊花錢圖片及拍賣價格
二十二年又更改錢式,錢背加鑄重量,并置各省寶源局開鑄。并且實行銅錢與寶鈔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準京師寶源局鑄錢,其它各省再次停鑄。到八月,因寶鈔流通受阻,為堅決實行紙幣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