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光宗卒,未及鑄錢,其子明熹宗繼位后,于泰昌元年十二月頒令天啟元年補鑄泰昌通寶一年。泰昌通寶,是明錢中較少的品種。折五大錢,當今僅存一枚,名為泰昌通寶折五大錢。該枚錢幣現存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貨幣金融歷史博物館。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即位,定年號為泰昌。九月,光宗卒,未及鑄錢,其子明熹宗繼位后,于泰昌元年十二月頒令天啟元年補鑄泰昌通寶一年。泰昌通寶錢版本不多,分單點通、雙點通、大字、小字、背星月紋等,還有錢徑達2.9厘米,大如折二錢的寬郭大樣錢;最為稀罕的,是泰字左上方少一點,泉界稱為心泰版或二水泰。
泰昌通寶,是明錢中較少的品種。折五大錢,當今僅存一枚,名為泰昌通寶折五大錢。這枚錢幣的出土,打破了當時無大錢之說。該枚錢幣現存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貨幣金融歷史博物館。
明代泰昌通寶小平 極美品,泰昌通寶心泰,直徑(25.89~26.05)mm*厚度(1.18~1.31)mm 重量4.89 g,名譽版,估價:25000元以上,起拍價:18000元,藏品價格:50285元。
愛藏網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泰昌通寶是明代萬歷年間,明光宗在位時所鑄的一種錢幣,其年號為泰昌,故稱泰昌通寶。因此,所謂泰昌通寶,其實并非明光宗在位時鑄造,而是明熹宗時期鑄造。下一罕見版為泰昌通寶大字隸昌,亦為明錢中的名本。泰昌通寶,是明錢中比較少見的一種。
但是鑄行的泰昌通寶版本是不少的,現在不同版式的泰昌通寶價格是不同的。所有星版的走之都是相近的,但并不是所有星版都是異水泰。南京版直徑、厚度變化也較大,有薄有厚,厚者可達1.8左右,有大有小,大者可接近27mm。
泰昌通寶是由他的兒子朱由校鑄造的。朱由校也是短命皇帝,十六歲登基,二十三歲就薨了,只當了七年皇帝。雖然朱常洛的兩個兒子都給他鑄造了泰昌通寶,但數量不多,版別更少。
九月,光宗卒,未及鑄錢,其子明熹宗繼位后,于當年十二月頒令,次年補鑄泰昌通寶一年。接下來的少見版便是泰昌通寶大字隸昌,也是明錢中的名譽版。 泰昌通寶,是明錢中較少的品種。至今,現世僅存一枚折五大錢的孤幣,名為泰昌通寶—折五大錢。
泰昌通寶直徑24.2毫米,重約5.53克,鑄體略見厚實,乃小平形制。泰昌通寶其鑄相方正圓矩,平整地章,字廓清晰,深淺有度,穿輪干凈。 泰昌通寶錢為小平形制,楷書直讀,由于是補鑄錢,故版本較少,常見有背星、月紋式。
泰昌通寶直徑24.2毫米,重約5.53克,鑄體略見厚實,乃小平形制。泰昌通寶其鑄相方正圓矩,平整地章,字廓清晰,深淺有度,穿輪干凈。 泰昌通寶錢為小平形制,楷書直讀,由于是補鑄錢,故版本較少,常見有背星、月紋式。
泰昌通寶辨別真偽
泰昌通寶錢文即鑄在錢面上的文字。錢文自上、右、下、左而讀的,叫做回讀或旋讀,錢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來讀,叫直讀或順讀。這就需要錢幣愛好者熟記常在錢文中出現的字及時代特征,以免上偽幣之當。
泰昌通寶存世量 泰昌通寶存世量
九月,光宗卒,未及鑄錢,其子明熹宗繼位后,于泰昌元年十二月頒令天啟元年補鑄泰昌通寶一年。泰昌通寶,是明錢中較少的品種,折五大錢,當今僅存一枚,名為泰昌通寶折五大錢。該枚錢幣現存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貨幣金融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