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郵票規格:31×38.5毫米 齒孔度數:11.5度。 食用菌指可供人類食用的真菌。 大紅菇產于中國福建省,形似碗碟,營養豐富,鮮美可口,當地人們視為補品,常供產婦食用。
T66. 食用菌 |
1981.08.06發行 全套6枚 發行量158.66萬套 |
(6-1) 4分 銀耳 (562.16萬枚) |
(6-2) 8分 竹蓀 (1196.16萬枚) |
(6-3) 8分 猴頭菌 (1109.66萬枚) |
(6-4) 8分 大紅菇 (1142.16萬枚) |
(6-5) 10分 香菇 (545.66萬枚) |
(6-6) 70分 雙孢蘑菇 (158.66萬枚) |
郵票規格:31×38.5毫米 齒孔度數:11.5度 |
整張枚數:50枚(10×5) 版別:影寫 |
設計者:潘可明 印制廠:北京郵票廠 |
菌類植物是一大類不含葉綠素的低等異養植物,包括細菌、粘菌、放線菌、真菌等。種類繁多,包括藻狀菌綱、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和半知菌類(不完全菌類)四綱。菌類植物因為沒有葉綠素,一般不能自制養料,必須從其他生物、動物的排匯物或其他有機物攝取現成的養料,因此多數營腐生或寄生的生活。
食用菌指可供人類食用的真菌。真菌是較低等的植物。菌體為單細胞或由菌絲組成。食用菌屬擔子菌綱者最多,屬子囊菌綱者較少。擔子菌綱主要有蘑菇、香菇、牛肝菌、口蘑、銀耳、木耳、猴頭菌等;子囊菌綱主要有羊肚菌、馬鞭菌、鐘菌等。子實體就是常見的菇、耳等,其形狀有呈傘形、球形、猴頭形等,千姿百態;其色彩有白、黑、綠、藍、黃、紅,絢麗多彩,鮮艷奪目。子實體為食用的主要部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為美味蔬菜,中國很早就作為營養食品或藥物。食用菌性喜溫暖、濕潤,多產于溫帶多雨地區,蛋白質含量高,并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維生素,為美味佳肴,有些食用菌對某些疾病有一定療效,被稱為藥用菌。
中國野生食用菌資源豐富,約有3000種以上。其中不少品種可人工栽培。從文字記載看,三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食用蘑菇了。香菇、黑木耳和草菇的栽培都是中國最先開始的。
1981年8月6日,為了展示中國豐富的植物資源,郵電部發行了《食用菌》特種郵票,全套6枚。
(6-1)為“銀耳”。圖案描繪了一朵白色雞冠狀銀耳形象。
銀耳也稱“白木耳”。子實體富含膠質,鮮嫩時為白色半透明,干燥后呈淡黃色或黃色。生于半死或枯死的栓皮櫟、麻櫟、枹等樹上,性喜溫暖、濕潤、通風良好。銀耳是一種高級營養品,燉熟后白色半透明,入口滑膩、鮮嫩。中醫學上以子實體入藥,性平、味甘,功能滋陰潤肺,主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等。主要產于中國四川、貴州、湖北、福建等山林地區,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人工栽培。
(6-2)為“竹蓀”。圖案描繪了一根竹蓀的形象。子實體呈綠色筆狀,上端頂著一個藍色鐘狀的菌蓋,顯得十分鮮嫩。
竹蓀也稱“僧竺蕈”。夏季生長在云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的竹林中。竹蓀的菌蓋表面有惡臭粘液,將臭頭切去,曬干后有香味。
(6-3)為“猴頭菌”。圖案是白色的猴頭菌形象。子實體頭的開頭頗像一顆猴子的腦袋,故得名。
猴頭菌鮮嫩時呈白色,干后為淺褐色。寄生于林間樹木上,也可人工栽培。中國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都有生長。猴頭菌可供食用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6-4)為“大紅菇”。圖案描繪了一朵大紅菇的形象。色呈朱紅,十分鮮艷。
大紅菇產于中國福建省,形似碗碟,營養豐富,鮮美可口,當地人們視為補品,常供產婦食用。
(6-5)為“香菇”。圖案描繪了一簇香菇的形象。
香菇也稱“香蕈”、“冬菇”。伴蓋表面常呈褐色,菌褶白色。菌柄筒狀或稍扁,呈白色,但基端稍帶紅色或紅褐色。生長于枯死的楓香、栲、枹、櫟、栗、野漆等樹上。不耐高溫,子實體常在立冬后至來春清明前產生。中國自上而下有用人工栽培的。主要產于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省的山林地帶。香菇味鮮而香,為優良食用菌。
(6-6)為“雙孢蘑菇”。圖案是一簇雙孢蘑菇形象。
雙孢蘑菇也稱“白蘑菇”、“洋蘑菇”。擔子菌綱,傘菌科。菌蓋扁半球形至平展,白色至淡黃色。菌褶幼小時紫色,后變褐色。菌柄上有菌環。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是中國食用菌生產的主要和優良品種。栽培時室內要求通風而不透光,以牛、馬等畜糞和稻草或麥秸作培養基,一般在秋、冬、春栽培為適宜。
郵票上的六種食用菌各具姿態,有雞冠狀、猴頭形等,顏色各不相同,有白、黑、綠、藍、黃、紅等顏色,鮮艷奪目。銀耳為白色,半透明狀;竹蓀呈藍色,呈猴頭形;猴頭菌和雙孢蘑菇為白色;大紅菇呈淡紅色,香菇呈黑色,它們都是蘑菇形狀,配上郵票背景不同顏色,使得郵票圖案十分醒目。
5-1為“射擊”,畫面為一名男子持手槍射擊。 5-2為“體操”,畫面為一名女子自由體操運動員。1922年,中國正式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通過表決,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奧委會中的合法權利。
1979.9.15,影寫版,P11.5。小型張規格:57*62mm。 本枚小型張畫面為第四屆全運會會徽。郵票正中為由紅色火炬和金色跑道構成的全運會會徽,“1979”標志嵌于火炬炬盤,十分醒目。
8分,虎,12663.26萬枚。 投資分析:T107 丙寅年郵票作為生肖郵票的一員,深受各位郵票收藏家的喜愛。郵票的整體顏色為藍色,將老虎的形象襯托的更加可愛,十分值得各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1987年5 月24日至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召開國際掃盲年籌備會議,建議宣布1990年為國際掃盲年。我國對于這一次活動也非常的重視,同時發行了這枚郵票促進了國家教育工作的發展。
3-1為“任弼時在長征途中”。這枚郵票就是1937年長征到達陜北后任弼時的形象。 3-2為“在‘七大’會上”。這就是任弼時在大會上講話的情形。這是1949年中共中央及人民解放軍總部遷入北平,任弼時在西郊機場閱兵的形象。
所以為了推動中國對于兒童的教育,中國發行了T86 兒童畫選郵票,因為郵票關于兒童,所以這組郵票的畫面十分的可愛,充滿了童趣。
T12 醫療衛生科學新成就郵票
本套郵票共4枚。為了紀念中國在醫療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國發行了T12 醫療衛生科學新成就郵票。這枚郵票發行于1976年4月9日,發行時間比較的早,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整組郵票出自于北京郵票廠,質量方面值得保證。
T131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一組)
為了將這部名著更好的推向世界,被人們所銘記,中國發行了T131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一組)郵票。這枚郵票發行于1988年11月25日,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齒孔數為P11,構圖方式分為橫向和縱向,能夠更好的滿足各位藏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