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蔡倫是東漢時期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發明了造紙術,享有“蔡侯紙”之稱。~一二一)漢”,而郵票設計家卻在設計郵票圖稿上寫成了“蔡倫(公元前?因一時疏忽,全張第16號票的“前”字沒有被涂掉。郵票發行部門將錯體票收回,約有數千枚流出。
蔡倫是東漢時期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發明了造紙術,享有“蔡侯紙”之稱。他的生年難以考證,故在郵票上寫為“蔡倫(公元?~一二一)漢”,而郵票設計家卻在設計郵票圖稿上寫成了“蔡倫(公元前?~一二一)漢”,這個錯誤直到印刷打樣時才被發現。如果要重新制版必定會浪費大量時間,延誤發行進度。因此,印廠決定將原雕版上的“前”字涂平,這樣就不用重新刻版,既節省時間也節約成本。印刷工人在印版上將“前”字一個一個改掉。因一時疏忽,全張第16號(第2行第6枚)票的“前”字沒有被涂掉。出售時才被一些幸運的集郵者意外地發現。郵票發行部門將錯體票收回,約有數千枚流出。?
物以稀為貴,錯版票的量少造就了它的價值,蔡倫錯版票目前的市場價格也達到了不菲的價值,那么對于有價值的蔡倫錯版票來說,為了保全自己的財產,辨別真假蔡倫錯版票的方法有二:
第一,一版中只有一枚是錯的,整版的就沒真假之分了。民間造假技術和以前的國家印刷技術是不可比較的!整版有50都是對的!如果錯就錯1枚!
第二,放大后的公元前的“前”字是點組成的,而不是一條直線;
截流從開始到合龍僅用了36個小時23分。1981年6月15日,這兩座船閘首次試航成功后,于6月27日投入使用,運行情況正常。
據了解,8月23日,中國郵政將發行一套《黃河》特種郵票,該套郵票1套9枚,全套面值13.20元,當天,黃河流經的山東省內的9個城市將舉行首發儀式。
當時的郵電部到底發行了多少枚猴票? 對此,負責郵票雕刻的姜偉杰也并不知情。在一些公開資料中,有的注明發行量是800萬枚,有的是500萬枚。就此打住不再印制,這就為日后猴票價格飆升埋下了伏筆。
偽丙同偽甲、偽乙一樣,是造假者利用高科技制版,采用膠版仿影寫版和雕刻版,照樣模仿影雕套印的制作工藝,打有與真品相同的齒孔度;刷有背膠;郵票圖案上的金墨金光燦爛,“雕刻線條”清晰、根根可數,如同真品一樣,極具有欺騙性。
解放區郵票是指1930年至1950年20年間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解放區發行的郵票。這一時期共發行了450多套2230多枚郵票。
如何鑒別真假郵票,謹防上當受騙,這對每一位集郵愛好者與集郵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 這里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的辨別方法,當然,此方法只適用于一般普通、高檔郵票的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