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字郵票共發行了19套80枚,其中有兩套為連印設計,即文1《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的(2-6)、兩個5圖連印和文10《毛澤東最新指示》的全套連印。原本備受貶抑的集郵者,亦是“文”字郵票最虔誠的保護者和發揚者。
“文”字郵票共發行了19套80枚,其中有兩套為連印設計,即文1《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的(2-6)、(7-11)兩個5圖連印和文10《毛澤東最新指示》的全套連印。
由于“文革”時期的特殊性,關于“文”字郵票發行背景的探討研究文章很多,但對這兩套為何連印?卻似乎未見深入探討,有的也就是“采用連印形式”之類的一語帶過的簡單說明,而忽略了其有趣而微妙之處。
從郵政角度說,寄信人都是一封一封的寄,郵票都是一枚一枚的買,既使連印,也要一枚枚撕開貼用,所以,連印于郵政毫無意義。從印制角度說,多圖連印要比單圖全張麻煩,也并無生產效益可言。因此都不是連印的原因。
當然也更不可能從集郵的角度,那個時代集郵是被斥為資產階級閑情逸致的,反映到郵票設計發行中,不僅取消了專為集郵者設計發行的小型張、小全張、首日封等集郵品,就連并非專為集郵者設計的紀特分類和編號也被取消了,又有誰敢犯天下之大忌、以集郵者之名搞連印設計呢?
或許從政治的角度可以得到完滿而合理的解釋:即連印有利于政治主題的渲染和發揮,有利于烘托發行的政治氣氛。可這樣的效果對一枚枚購買貼用的郵政用戶來說,誰又能見得到、體味得到呢?
不過由此卻見證了一段史實,就是在“文1”之前雖已有了特4《廣播休操》、紀10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和紀112《第28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等3套連印郵票,但還并不像現在這樣為集郵者所看重,它不僅被視為郵局全張印刷版式的變化,集郵者還未將其與小型張、小全張等價齊觀,還未被賦予鮮明的集郵品特性。所以,在那個大破大立的年代,小型張等被取消了,而連印郵票卻得以幸運地被放行了。
毫無疑問,連印郵票就是為集郵者設計發行的,因為只有集郵者才會不惜“重金”以連印形式購買并保存的,只有集郵者才最懂得連印的藝術價值并感受其所營造的特定氛圍。因此,不管設計者是有意、還是無意,其連印設計都是在利用連印還不明顯具有集郵品特性、還僅屬于郵局全張的范疇的有利條件,以“政治意義”為托辭,而向轉入地下的集郵者暗送的一道“秋波”、一脈情意,而集郵者亦為負重望,最終以其完整的珍藏向后世展示了“文”字連印郵票的完美特點和不俗價值。原本備受貶抑的集郵者,亦是“文”字郵票最虔誠的保護者和發揚者。
”可見無論是千古圣賢還是黎民百姓,對財富的渴求都是一樣的,只是要秉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原則就好。這枚郵票可不一般,名字就很吉祥,叫做“富百代”。
而我國卻有一種郵票小全張郵電部明文規定不能撕開(剪開)單枚貼用,它就是1964年10月20日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小全張。 1964年10月1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典禮。
2017年3月21日上海郵政石門二路郵政支局使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90周年》郵資機宣傳戳1枚,由于本人在山東臨淄,委托郵友制作自制紀念封。
人們常說“猴”是無臀的,所以坐不住,善於變動,同時“猴”計多、狡猾,喜歡在小天地里封王稱霸。古時候將各據一方的霸主稱為“諸侯”,其中“侯”來源于“猴”,因指人而將的“犬”旁去除。因此,人們意會“猴”年的命運是琢磨不定。郵政編碼前代號25;
近一個世紀之遙的漫漫路途,走來“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這就是風云90春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201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日。
電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8月25日,農行上海楓涇支行工作人員又成功阻止了一起針對藏友的新騙局。民警提醒,如果收到支票獎勵等信息,一定要跟警方聯系,也可以到銀行咨詢,千萬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第27屆上海桃花節集郵展覽》郵資機宣傳戳
隨著春日第一縷清風,第27屆“上海桃花節”翩躚而至。同時第27屆上海桃花節集郵展覽于3月24日又在浦東新區文化中心惠南分中心開幕。 上海郵政惠南鎮支局使用《2017“惠南杯”第27屆上海桃花節集郵展覽》郵資機宣傳戳一枚,本人自制紀念封以志祝賀。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軍閥郵票
即便到了近代,中國也經歷了從軍閥混戰到張學良“東北易幟”,國民政府統一全國的歷程。1916年到1928年的12年間,各地軍閥割據、群雄并起,紛紛向中央政權發起挑戰,折騰的昏天黑日,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