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67年4月20日,為慶祝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成立而發(fā)行的“文 1”郵票,揭開了中國"文"字郵票時期的一頁。“文I”全套11枚,面值均為8分。第1圖選用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紅衛(wèi)兵的照片,其余10個圖以毛主席語錄橫五連形式印制。
1967年4月20日,為慶祝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成立而發(fā)行的“文 1”郵票,揭開了中國"文"字郵票時期的一頁。“文I”全套11枚,面值均為8分。第1圖選用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紅衛(wèi)兵的照片,其余10個圖以毛主席語錄橫五連形式印制。
自這套郵票起,取消了原有紀特郵票的志號,為了便于內部郵票管理,在全張郵票的固定一角上,印上圖集的順序編號。總號從1號開始并加“文”字,以表示從“文化大革命”開始;全套幾枚的套號印在大包的封條上面。從此,郵票上的紀、特郵票由內部編號代替。
印制“文1”郵票時,印刷廠進口金色油墨庫存很少,郵票設計組與廠方召開會議決定,第2圖至6圖仍為金邊,第7至11圖改用紅色作邊框底色,這樣做節(jié)省了金墨,卻使兩個五連票刷色有了區(qū)別。為了防止蓋郵戳時“污染”語錄,特將郵票占票幅1/3的地方印面值、文字,便于蓋銷。
這套郵票的名稱變了三次。設計時票名為“毛主席萬歲”(第一組)。 1967年4月20日正式發(fā)行的前一天,各報刊登新華社發(fā)的一條消息稱“戰(zhàn)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這套最早面世的“文”字郵票,是在北京市工人體育場慶祝大會的現場出售的,自此,“文”字郵票發(fā)行了19套,歷時近3年半時間。
文1郵票是文革時期的第一套。由于它新穎的雙五連形式和存世量有限,拍賣價達2300元人民幣。五連票實寄封更少見,價格比郵票還貴。
時至今日,第一套人民幣早已退出流通市場,成為了很多收藏愛好者討論的對象。當時我們的國家狀況的是一窮二白的,所以說人民幣對于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第一套人民幣的全套價格基本已經達到了三百萬。
第一套人民幣發(fā)行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之久,我們已經很難親眼目睹第一套人民幣中的一版幣瞻德城500元。
我國人民幣的交易市場上一直處于一個穩(wěn)步發(fā)展的態(tài)勢。據了解,目前收藏界對于的500元瞻德城熱度就不曾降低過。這樣的背景加上歷史原因,使得500元瞻德城的價值一路上升。貴的超乎想象,也許是當下人們對于500元瞻德城的評價。
而對于忠實的藏民們,第一版的卻是珍貴中的珍貴,尤其是第一版中的1951年伍佰元瞻德城。相對于別的防偽的票,1951年伍佰元瞻德城辨認真?zhèn)芜€是比較容易的。
第一套人民幣距離我們現在最遙遠,同時它也是我們國家發(fā)行的第一套人民幣。1951年伍仟元蒙古包是“雙至尊”中的一員,另一員是它同面值2倍的牧馬人。價格是體現價值的唯一標準。
中國人民銀行于1949年8月發(fā)行第一套人民幣5元織布圖券。經紗是織布時同梭的運動方向垂直的紗。第一套人民幣5元織布圖券是由上海印鈔廠印制的,是第一套人民幣中印制發(fā)行量較大且現在存世量較多的票券。該券 停用時間為1955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