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競爭最為激烈的“永歷通寶”背御300元人民幣起拍,加價幅度20元,在經過45次出價后,最后以1220元的價格成交!
根據博寶在線拍賣網2009年--2010年永歷通寶系列在線拍賣統計,在1年的時間內,永歷通寶一共有141枚拍品上拍,總瀏覽15464次,參與總人次達到49人,出價次數344次,其中價格最高的是永歷通寶背御,藏家最為關注的永歷通寶如下:直徑4.7厘米的大永歷通寶背“壹分”。其中競爭最為激烈的“永歷通寶”背御300元人民幣起拍,加價幅度20元,在經過45次出價后,最后以1220元的價格成交!
拍品名稱 尺寸 成交價 起拍價
永歷通寶背御 3.2g, 24 * 1 mm 1,220 300
永歷通寶背御 24.2 * 1.4 mm, 3.6g 740 500
永歷通寶背二厘一組3枚普品 直徑 25.8mm厚1.5mm246100
永歷通寶背二厘一組3枚直徑 26mm220220
永歷通寶(背“壹分”)三枚直徑 35.8mm/36mm/36mm 150 120
永歷通寶一組3枚普通 130 120
永歷通寶背壹分一組2枚普品 130 70
永歷通寶 背“壹分” 三枚直徑 36mm 130 120
永歷通寶(背“壹分”) 三枚直徑 35.5mm/35.5mm/36mm 120 120
永歷通寶一組3枚(背壹分、背二厘、光背)普品 116 70
永歷通寶背字一組2枚(背工、背輔)直徑 26mm厚1.5mm;直徑25mm厚1mm 116 50
永歷通寶 背“壹分” 三枚直徑 35.2mm/35.6mm/36mm 110 100
永歷通寶背字一組3枚(背一分、背二厘、光背)普品 110 100
永歷通寶一組2枚(背壹分、背二厘)普品 110 80
永歷通寶背“壹分” 三枚直徑 36mm 110 100
永歷通寶小平一組4枚直徑 24.7mm-27.5mm 106 50
永歷通寶背字一組3枚(背一分、背二厘、光背)普品 100 80
永歷通寶(背“壹分”) 二枚直徑 36mm厚1mm重8.7g 95 95
永歷通寶 背壹分 五厘 各一枚直徑 33mm/36mm 重7.9g/11.1g 95 75
永歷通寶(背“壹分”) 二枚普通 90 80
永歷通寶是南明桂王政權的鑄幣。
永歷通寶是南明桂王政權的鑄幣。
永歷通寶背壹分錢幣直徑34.23厘米,重7.13克;背面豎列“壹分”幣值,值銀壹分。由于當時的清軍已經入關多年,導致當時社會動蕩,物件不穩,錢幣不統一,《永歷通寶》存世量稀少,臻品難求,此枚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第一種類型是永歷政權在其直接控制下的廣西、廣東及周邊鄰近地區鑄造的永歷通寶錢。除“定”、“國”、“留”、“粵”、“輔”、“明”多見外,其余字均少見,其中背“府”字錢目前僅見數枚,且錢幣學界對其真偽尚存爭議。
關于永歷通寶圖片及價格,我們要分析其相關歷史背景及價值。而直到清朝咸豐、同治朝,滇貴兩省所鑄大錢亦隱約可見其蹤影。此錢直徑;31.3毫米,厚度;1.4毫米。
永歷通寶,乃明末南明桂王政權之鑄幣。永歷通寶錢鑄行量較大,鑄行時間亦較長,獨具風格的所謂“滇派”鑄錢的始祖,其影響較為深遠,后來的“利用”、“昭武”、“洪化”諸錢,皆受其風格影響。
永歷通寶背一分36mm
永歷通寶背一分是永歷通寶背一分中的一枚,其中永歷通寶背一分,小型永歷壹分直徑通常在36mm左右,大型的壹分在46mm以上,特大型的永歷壹分直徑超過49mm。永歷通寶壹分,有大小兩種。
永歷通寶背一分價格
永歷通寶是南明桂王政權的鑄幣。南明時期,因國家驟亂,銅錢錯雜,物價朝升夕降,難以穩定,民眾皆舍銅用銀。由于當時的清軍已經入關多年,導致當時社會動蕩,物件不穩,錢幣不統一,《永歷通寶》存世量稀少,臻品難求,此枚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永歷通寶圖片及歷史背景 永歷通寶鑄造版別分析
永歷通寶是南明桂王政權的鑄幣。永歷帝雖在位16年, 臺灣永歷錢甚至流通時間達37年之久。清廷在臺灣鼓鑄康熙錢后, 永歷錢開始銷毀改鑄,。加上清廷后來大力回收銷毀,永歷錢的存世量在明年號錢中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