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朝”乃蒙古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時的國號,源自鐵木真衷心傾慕的契丹太祖阿保機所建的契丹汗國的國號“天朝”。
大朝通寶直徑22.9-23.2mm、厚1.25-1.4mm,原坑微翹,背面有“S”形打制戳記(應為某位蒙古汗王徽記),可見銹色艷麗、包漿純正,緊實自然,錢體瘢痂累累,老道無比。鑄制較為規整,邊圓廓正,地章平坦,唯錢體左上角邊輪呈直線形狀,此現象大朝銀錢多見,猜測為蒙人切(或磨)錢驗銀痕跡。錢文書意雖然不算很端美,然亦布局得當,書之正楷,雖因鑄造工藝低下導致“通”、“寶”兩字有所模糊,然仍不失遒勁。大朝文字一般都看不清,能有這樣的品相非常難得,實為收藏佳品。
大朝通寶——蒙元早期鑄幣,為蒙古汗國在改稱元以前稱大朝時期(公元1227年)所鑄造。其錢文楷書,直讀,光背無文。有銀質、銅質兩種,均為小平錢,存世極少,其中譜載發現相對銀質多,而銅質極罕見。大朝通寶銀錢以前較為稀少,曾被視為五十名珍之一。
“大朝”乃蒙古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時的國號,源自鐵木真衷心傾慕的契丹太祖阿保機所建的契丹汗國的國號“天朝”。契丹太祖阿保機是唐末至元中期四、五百年間,被北方各民族所共同景仰和崇拜的最偉大的傳奇帝王,是被北方各民族當作薩滿教最高大神太陽神所祭奠的神話人物。
大朝通寶的字體是成吉思汗受到金世宗的影響,所以借鑒了大定通寶錢幣字體的樣式。大定通寶字體模仿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是金代錢幣中的佼佼者。
蒙古汗國是蒙古族首領鐵木真建立的汗國。他決心完成阿保機未竟的統一環宇的宏愿,為表示他對阿保機的傾慕敬仰之情,在建立蒙古汗國之時,他把國號定為“大朝”,即把阿保機契丹汗國的國號“天朝”去掉天頂一橫以示尊重。
蒙文錢唯見折三一種,面文上下左右讀之,然分離廓與寄廓兩種。錢徑一般小平為2.4厘米,重3.4克左右;折二2.7厘米,重6.3克左右;折三3厘米,重9.4克左右。大德錢傳世及出土均少,故甚希罕,尤以蒙文折三錢為最。
大朝通寶——蒙元早期鑄幣,為蒙古汗國在改稱元以前稱大朝時期所鑄造。大朝通寶銀錢以前較為稀少,曾被視為五十名珍之一。 大朝通寶古錢,由于存世量少,歷來爭議頗多,有學者認為它是元初所鑄的錢,也有學者存在不同意見。
大朝通寶是蒙古汗國早期鑄幣的觀點,目前已漸成為錢幣學界的共識,但對其鑄主、用途、鑄造流通情況等問題仍眾說紛紜,難衷一是。
宋代錢幣一般是每換一次年號就新鑄一種錢,其鑄量、種類之多,為歷朝罕有。自南宋淳熙七年開始,錢背以數字紀年,錢文書體也逐漸以宋體為主。宋錢的另一個特征就是版別多,如宣和、政和共有數百種版別。
大朝通寶為什么要用這種字體 錢幣市場價值分析
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于1206年被推為大汗,稱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國。所以鐵木真稱汗后,想建立一個大蒙古帝國,超過中國的歷朝皇帝。
大朝通寶存世量大不大 大朝通寶設計有什么特別之處
宋代錢幣一般是每換一次年號就新鑄一種錢,其鑄量、種類之多,為歷朝罕有。自南宋淳熙七年開始,錢背以數字紀年,錢文書體也逐漸以宋體為主。宋錢的另一個特征就是版別多,如宣和、政和共有數百種版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