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方逐漸形成李克用與朱全忠兩大勢力,李克用占據河東地區,朱全忠擁有河南一帶。劉仁恭父子乃驕奢淫逸、兇殘暴虐之徒。經過一年多的激戰,晉軍進逼幽州南門,劉守光拒降,出逃滄州,途中被生擒,合族受誅于太原。
五代初燕鑄幣與新見“順天背千”鎏金錢順天元寶背千據史籍載:唐末戰亂不堪,皇權旁落,各藩鎮擁兵自重,中原處于多事之秋。北方逐漸形成李克用與朱全忠兩大勢力,李克用占據河東地區,朱全忠擁有河南一帶。行伍出身的深州(今河北深縣)人劉仁恭,原為盧龍節度使李匡威旗下將領,后兵變失敗,歸附太原李克用。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劉仁恭借助太原李克用兵力攻占幽州(今北京西南),被追任為盧龍節度使并擺脫河東控制,建立了割據政權。
其后,劉仁恭利用兩大勢力矛盾,依違于李、朱之間,稱雄一時。劉仁恭父子乃驕奢淫逸、兇殘暴虐之徒。光化二年(899年)劉仁恭驅燕軍十萬余眾,南下進攻山西、河北等地;攻陷貝州(今河北清河)后,竟然將城中百姓斬盡殺絕,投尸于河中,以致清河水為之堵塞不流。劉氏父子除了視虐殺為能事外,更是貪婪無比,欲壑難填。
據史載,劉仁恭用墐泥為錢,悉斂境內銅錢和掠奪來的財物,鑿洞穴藏于大安山巔,藏畢即殺工匠滅口。劉仁恭還在大安山(今北京房山西北)上營筑宮殿道觀,廣聚美女于其中,過著荒淫奢靡的生活;又與道士采煉丹藥,習研羽化之術,以期得道成仙,長生不老。后來,其子劉守光與父妾羅氏私通,反目成仇;劉守光囚其父,殺其兄。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劉守光嗣父位后,自稱大燕皇帝,改元應天,定都幽州。不久即發兵南侵義武鎮(今河北定縣),討伐附首于晉王李存勗的節度使王處直,李存勗遣大將周德威率軍出代州(今山西代縣)東進,經飛狐關(今河北淶源)攻燕,以救義武。經過一年多的激戰,晉軍進逼幽州南門,劉守光拒降,出逃滄州,途中被生擒,合族受誅于太原。
雖然順天元寶的鑄造量比較在大,但留在現在的數量并不多。現在收藏市場中,真品常見版式品相好的順天元寶市場上一般喊價在5000左右! 順天元寶的版本比較大,我平時見到最多的就是背上月版,其他的都很難一見。
其一、順天元寶生坑包漿銹色純正,千歲風范,入骨及體,體面斑斑微坑,方顯歲月滄桑之真,其乃罐裝窖藏之品,真身彰顯。 其四、順天元寶曾經初步測試,材質相對說來,具有不算太低之含銀量,此為其品相千余年來仍然保持相對上佳之重要原因之一矣。
若以舊譜所載,似乎劉氏父子順天錢并無銅質。直徑35.8毫米,重達21.42克。而此厚,則正是劉氏順天元寶鐵錢的典型特征。顯然,其鑄相顯示,其絕非私偽之爐能出,實劉氏官爐所出,乃馬之相矣。無需贅述,錢文書體書意皆呈馬相矣。
另一枚永安一十為《平安館泉拓》舊物,山西省博物館藏有一枚永安五百。
北方逐漸形成李克用與朱全忠兩大勢力,李克用占據河東地區,朱全忠擁有河南一帶。其后,劉仁恭利用兩大勢力矛盾,依違于李、朱之間,稱雄一時。面文為“順天元寶”,形制與“得壹元寶”相同。
順天元寶背“千”前后出現過三枚, 一為傳世品,其包漿底銹尚好,只是磨損嚴重,造成錢文漫漶; 二為生坑品,河南出土,品相甚好,惜已落歸海外大藏家篋中。目前國內碩果僅存的是一枚生坑鎏金錢,為河南洛陽泉家所藏,一直視如拱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