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1為“盧溝橋中國軍隊奮起抗日”。這套郵票的發行不僅很好地紀念了近現代時期我國在戰爭中取得了勝利,同時也希望國人勿忘國恥將這段歷史銘記于心。
1985.9.3。影寫版。P11。 40mm*27mm。 56(7*8)。 [G]。
伍必端。北京郵票廠。
2-1為“盧溝橋中國軍隊奮起抗日”。作者用 “盧溝曉月”和橋上的石獅子為背景,表現了29軍士兵沖鋒陷陣,抗擊侵略者的形象,以此來表現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 感人情景。
2-2為“八路軍戰士和民兵戰斗在長城內外”。 作者以巍巍長城為背景,描繪了八路軍戰士和民兵手執從敵人那里奪來的武器,并肩戰斗、英勇殺敵的雄姿。
本套紀念郵票共2枚,圖案為黑白兩色,用版畫的形式反映戰爭場面。設計者是我國著名的版畫家伍必端。 抗戰時期的木刻作品,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具有重 要地位。為了突出畫面的戰斗氣氛,作者有意識地把2 枚郵票設計為對稱圖案,加強了動感。一條紅色細長的 標題字貫穿票面,顯得很有氣勢。整個票面套印淺黃色, 使人沉浸在四十年前的沉重氣氛之中。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5年9月3日紀念了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4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盧溝橋事件的場景圖以及8路軍戰士和民兵戰斗在長城內外的場景,這兩幅圖畫以黑白色為基調,很好地展現出了一種年代感,同時也深刻地描寫了戰斗場景的嚴峻。我國在近現代時期與日本進行了長達多年的戰爭,在這一次次的解放戰爭中許多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事件也永遠地銘記在人們心中,其中盧溝橋事件為我國抗日戰爭的導火索,也很好地展現出了我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敵人的感人場景。這套郵票的發行不僅很好地紀念了近現代時期我國在戰爭中取得了勝利,同時也希望國人勿忘國恥將這段歷史銘記于心。
1979年,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決定,每年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這一決定,是在世界人口增長、糧食供求關系尖銳矛盾的形勢下做出的。這些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糧食增長的速度。
這套郵票發行于1991年7月1日,紀念了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南湖會議會址以及中國共產黨標志。可以說是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他們對現代社會的建設都起到了深遠意義的影響。
投資分析:作為生肖郵票的一枚1990年1月5日發行的T146 庚午年郵票一直是各位郵票收藏家的“心頭肉”。整組郵票出自于中國著名的郵票設計大師鄒建軍之手,設計新穎深受各位藏者的喜愛,值得各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郵票以1949年10月8日發行的“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紀念郵票(紀1)為主畫面,周圍邊框飾以藍色,象征遼闊無垠的藍天。
這套《體操運動》特種郵票,6幅圖案均為競技體操項目。為紀念中國體操運動取得的成績,郵電部特發行此套郵票。自從中國有了體操之后,它就在中國開始快速的發展,曾經在眾多的體育賽事中摘金奪銀。為了紀念體操在中國的發展。
畫面突出了陳嘉庚先生的正面半身像,后面襯以他創辦的廈門大學。廈門大學現在已是一所綜合性的全國重點大學。1950年,陳嘉庚先生回國定居后,把全部財產奉獻出來,用于建設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村。現在集美學村已是樓群林立、設備先進的科學、教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