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元通寶影響了中國1000多年錢幣的形制、錢文模式和十進位衡法。 開元通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數開元背有甲痕。有唐一朝始終通行“開元通寶”,公元907年大唐終結,但“開元通寶”并未隨之退出歷史舞臺。 “開元通寶”至此已融入中國文化之中。
開元通寶版眾多,是唐朝統治286年中的主要流通貨幣,主要為銅質材料鑄成,規格為直徑2.4厘米。開元通寶影響了中國1000多年錢幣的形制、錢文模式和十進位衡法。
開元通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數開元背有甲痕。有唐一朝始終通行“開元通寶”,公元907年大唐終結,但“開元通寶”并未隨之退出歷史舞臺。
五代十國時期的后梁、后晉、閩、南漢、南唐、吳越等政權皆鑄造和流通“開元通寶”,甚至在形制方面有所發展,如閩國王審知所鑄“開元通寶”,比之唐代開元字體更為雄勁豪邁;南唐還鑄出“開元通寶”對錢(注:即兩枚錢幣除書體不同外,在材質、大小、穿孔等方面完全一致,成雙配對)分隸、篆兩種錢文,是為中國對錢鼻祖;而吳越則鑄出餾金“開元通寶”。
遲至宋初仍有“開元通寶”在鑄造,如清源節度使陳洪進——一方面清源不鑄宋廷錢幣以示其獨立性,另一方面清源鑄造開元錢又可在宋、吳越境內和海外貿易中通行無阻。此后,歷代都有鑄造所謂開元大錢,但這類開元錢主要是開爐錢或戲鑄錢性質,類似近世紀念幣的功能,不用于流通。
“開元通寶”至此已融入中國文化之中。至于流通領域,清雍正年間兩廣偏遠地區的市面上還有大量“開元通寶”流通,時清廷特準以“雍正通寶”兌換。事實上開元錢的流通一直持續到清末。此外日本奈良時代和越南吳朝皆仿制唐“開元通寶”,朝鮮的鑄幣雖錢文不一,但皆仿開元形制,從中折射出盛唐時代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力。
唐代開元通寶背四月 極美品,成交價格RMB 23220,成交時間2016-07-14 。唐代開元通寶容弱大字 極美品,成交價格RMB 11340,成交時間2016-03-31 。
當然了,也有很多業內行家他們會將不同時間段的開元通寶價格表放在一起比對,為的就是了解不同版本在過去的整體價格走勢情況,以期更好的預估之后的價格,確定到底是否要投資。
下面一起分析一下銅錢開元通寶值多少錢吧。 收藏開元通寶這一古錢幣,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有的開元通寶價格在三到五元左右,適合大眾進行收藏。品相與類型上檔次一些的開元通寶,價格則是在一千元左右了。
一方面清源不鑄宋廷錢幣以示其獨立性,另一方面清源鑄造開元錢又可在宋、吳越境內和海外貿易中通行無阻。“開元通寶”至此已融入中國文化之中。該幣與常見的“開元通寶”錢幣,大致相同,只是版別不同,屬特大型寬緣錢幣,在“開元通寶”錢幣中,屬珍稀版別。
開元通寶錢,史鑄主要材質有金、銀、銅。因此,銀開元目前存世總量相對較多,其應該是目前為止中國銀質古錢存世量之冠軍。
開元通寶屬于初唐時期的錢幣,制作工藝十分細膩,在選料方面很有講究。當銅被氧化之后,可以將真正的開元通寶仍在地上,此時會聽到一種暗啞低沉的聲音。此時真正的開元通寶上面的針會掉下來,但是假幣因為有了銹,所以有一定的彈性,針根本落不下來。